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落葵

    落葵
    (《别录》)

    【异名】薛葵、蘩露(《尔雅》),承露(《尔雅》郭璞注),天葵(《别录》),藤葵、胡燕脂(《开宝本草》),藤儿菜(《日用本草》),滑藤、西洋菜(《品汇精要》),御菜、燕脂菜(《纲目》),紫草(《救荒野谱补遗》),燕脂豆、木耳菜(《植物名实图考》),藤露(《中国药植志》),潺菜(《广州植物志》),紫葵(《福建民间草药》),紫豆藤(《江苏植药志》),红藤菜(《陆川本草》),软藤菜、滑腹菜(《南宁市药物志》),红鸡屎藤(《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叶或全草。

    【植物形态】落葵
    肉质、秃净的草质藤本。长可达数米,有分枝。茎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具柄,稍肉质而厚;卵形,长3~12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微心形或下延,全缘。穗状花序腋生,单生,长5~20厘米,花长约4毫米;苞片1,线形,长1~2毫米,生于花下;小苞片2,卵形,长不及0.5毫米,生于二侧;萼片淡红色,基部合生,先端5裂,裂片钝,直立;花瓣缺如;雄蕊5。着生于花被筒上;雌蕊1,子房球形,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长椭四形。浆果卵形或球形,暗紫色,长5~6毫米。花期春季至冬初。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落葵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叶含葡聚糖、粘多糖(组成中有L-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及糖醛酸)、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及有机酸。尚含皂甙、铁等。

    【性味】甘酸,寒。

    ①《别录》:"酸,寒,无毒。"

    ②《纲目》:"甘微酸,冷。"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功用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

    ①《别录》:"主滑中,散热。"

    ②《纲目》:"利大小肠。"

    ③《岭南采药录》:"治湿热痢。"

    ④《福建民间草药》:"泻热,滑肠,消痈,解毒。"

    ⑤《江苏植药志》:"为妇科止血药。"

    ⑥《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消炎,生肌。治热毒,火疮,血瘙,斑疹。"

    ⑦《泉州本草》:"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胸脯郁闷。"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宜忌】①《纲目》"脾冷人,不可食。"

    ②《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大便秘结:鲜落葵叶煮作副食。(《泉州本草》)

    ②治小便短涩:鲜落葵每次二两。煎汤代茶频服。(《泉州本草》)

    ③治久年下血:落葵一两,白肉豆根一两,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胸膈积热郁闷:鲜落葵每次二两。浓煎汤加酒温服。(《泉州本草》)

    ⑤治手脚关节风疼痛:鲜落葵全茎一两,猪蹄节一具或老母鸡一只(去头、脚、内脏)。和水酒适量各半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疔疮:鲜落葵十余片。捣烂涂贴,日换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阑尾炎:鲜落葵二至四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外伤出血:鲜落葵叶和冰糖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