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养生

    清热解毒法不能滥用

    目录: →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09-10-25

      由于清热解毒法的适应证多属于西医所说的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范围,又由于此法所用的方剂和药物在实验中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往往使人在临证时,凡见传染性疾病则不分在表、在里,在脏、在腑,是风、是寒,是湿、是热,即投清解毒法;凡见感染性疾病则不分初起与久病,脓成与未成,己溃与未溃,气血之盛与衰,即投清热解毒法,甚至把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与方剂当作西药抗生素使用。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凡见西医所说的炎症,即投清热解毒之品。如此造成了此法的泛用、滥用的结果。其危害,轻者使病症迁延难愈,重者致寒凉伤中败胃而贻害无穷。

      十年前治疗一汪姓患者,病膝下阴陵泉处流注,在医院消炎三日未曾获效,自己亦通医,用大剂清热解毒之品连服数日,不但无效,反增剧痛,肿漫色白,痛胀彻骨,时届伏天,余谓阴证,必用阳和,因其畏热证,畏炎证,听说用阳和汤面有难色,余细释其因,顿开茅塞,处方为:熟地30克,肉桂3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姜炭3克,甘草3克,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壮筋骨;姜炭、肉桂破阴回阳、温通筋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而消痰结;甘草解毒而和诸药。欣然服之,尽三剂,寒凝解、流注消。

      余有一老师,曾治头部外伤合并感染的女性患者,曾用多种抗生素,感染未愈,后又困于“感染”与局部“炎症”,服十余剂清热解毒药,不仅创口未愈,又见胃脘冷痛,纳呆食少,噫气频作等中阳被伤之证。诊视时,其人已是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辨为气阴两伤,中焦虚寒,虚焰未熄之证,用益气养阴,温中和胃,引火归源之法,服药六剂而愈。

      中医临选方,是在立法前提下进行的,而立法又是在运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进行确立证候的前提下进行的。依证立法,依法选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意思。清热解毒法,一可用于外感热病病中毒热内盛的证候。如湿毒、温疫病程中,或风热疫毒攻冲头面红肿,口糜咽烂,或火热肿毒充斥三焦,而成烦恼、狂乱、吐衄、发斑。如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一类;二可用于火毒蕴结,气壅血滞,热炽肉腐而发痈疽疔疖疮疡,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一类。

      总之,清热解毒法,如在辨证的前提下用之,则疗效可靠,如离开中医辨证而泛用,则流弊非浅。究其泛用原因,人多数是因为尚未牢固掌握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因而容易受到西医诊病论治或实验研究结论的干扰与影响。而一但离开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丢掉了中医的特色,就难保证其临床疗效了,泛用滥用,其害无穷。可见做一名合格的中医要切实练好辨证论治的基本功,不能通套西医所谓“炎症”,而统施消炎,清热解毒。

    (实习编辑:伍智聪)

    • 看肚脐判断出你是否健康
    • 泡脚秘方 泡出你的精气神
    • 女人特殊日子 需补血甜品
    • 豆浆也能喝出花样来
    • 秋喝凉茶优先选择罗汉果
    • 女人请看抗老防衰药膳方
    • 三款果补让你房事不尴尬
    • 女性6症状 其实是“肾虚”
    • 明星靠中医“五行”养生
    • 把中医真正用到生活上去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




    把 "清热解毒法不能滥用"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五官与脏腑的关系
    ·下一篇:女性经期千万不要吃的水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糖尿病患者护脚三宜和乳汤香葛汤银杏散霍乱吐泻霍乱暴脱证土荆皮[图]春季虚寒痢疾患者忌食用香椿...决明子板蓝根胁疼三对节[图]龙牙楤木星星草伽蓝菜党苓姜根汤阳起石丸梅花草三点金草秋季养生重点在肺多变之秋防贼风夏季荔枝忌食用过量秋季“保胃战”四大策略论脑贫血痿废治法鸭儿芹土木贼藤子甘草藤三七石斛养阴利咽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