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凤仙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凤仙

    《*辞典》

    【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Fènɡ Xiān

    【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水指甲(《南宁市药物志》),指甲草(《中药材手册》)。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风仙的全草。夏、秋采收。

    【源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60厘米。茎粗壮,肉质。叶互生;披针形,长10厘米左右,先端长尖,边缘有深锯齿,基部楔形;叶柄有腺体。花两性,腋生,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3枚,2枚侧生,先端绿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状,有距;花瓣5枚,上1瓣(旗瓣)圆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锐尖,两侧2对花瓣(翼瓣)各在一侧合生而成2片;雄蕊5枚,合生而环绕子房;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蒴果被柔毛,熟后弹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种子扁卵圆形,径约2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观赏用。

    【性味】

    辛苦,温。

    ①《救荒本草》:"叶:味苦微涩。"

    ②《纲目》:"叶:苦甘辛,有小毒。"

    ③《群芳谱》:"叶: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

    ①汪连仕《采药书》:"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风散气;红花者名透骨红,破血堕胎。"

    ②《分类草药性》:"叶:敷一切疔疮肿毒。"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散血通经,治月经病,止红崩,净白带;用于跌打损伤,可接骨,消伤肿,止伤痛,软坚透骨,治骨梗卡喉。"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蛇咬伤。"

    ⑤《重庆草药》:"清热除风。治红白痢疾,崩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名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关节风湿痛:鲜凤仙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风气痛:凤仙叶煎汤洗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跌打损伤:凤仙捣汁一杯,黄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瘰疬、发背、一切痈肿:鲜凤仙草捣烂敷患处。或用鲜风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放铜锅内,加水煮汁二次,过滤,将两次之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痈疽恶毒:凤仙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蛇头疔:鲜凤仙取下半截连根叶用,捣烂敷肿处。或同甜酒酿糟捣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指甲炎肿痛(俗称换指甲):鲜风仙叶一握。洗净后加些红糖,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溃疡日久:凤仙,冰片。研末干搽。(《湖南药物志》)

    ⑨治受湿后脚面肿:凤仙连根带叶,共捣细,加砂糖和匀,敷肿处。(《云南中医验方》)

    ⑩治脚气肿胀:鲜凤仙(捣烂)、鲜紫苏茎叶等分。水煎,放盆或小桶内,先熏后淋洗。(《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蛇咬伤:鲜凤仙五两。捣烂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药》)

    ⑿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⒀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⒁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⒂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摘录】《*辞典》

    页首↑

    凤仙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Fènɡ Xiān Gēn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

    【性味】

    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软坚,消肿。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

    ①《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钢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③《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跌扑伤,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本草正义》)

    ②治跌打损伤: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三至五钱。水酒冲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世医得效方》)

    ④治水肿:凤仙鲜根每次四至五个,炖猪肉吃,三、四次效。(《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凤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凤尾贯众
    ·下一篇:凤眼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骨牌蕨冬季保健宜足部保暖漏芦四季青补气升肠饮秋季服用黄芪等中药忌与杏仁...白鲜皮槟连散栝楼根散白苏红毒茴增明丸神朱石膏丸蓝布正消肿汤白饭树夏季忌多食坚果旱莲膏黑须散鱵鱼春季防面瘫元元草岩笋新裂耳蕨小棕皮头小叶凤凰尾巴草小蓟[图]五香草乌桕兔毛蒿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