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高粱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Gāo Liɑnɡ

    【别名】蜀黍

    【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rrin 即 phyllanthin,C14H17O7N)。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

    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治一切失血之病。

    高粱根能利小便,以及膝痛,脚跟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高粱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āo Liɑnɡ

    【别名】木稷、藋粱(《广雅》),芦穄(《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种仁。种子成熟后采收。

    【源形态】

    蜀黍(张华《博物志》)

    一年生草本,高3~4米。茎圆柱形,节上有黄棕色短毛。叶互生,狭披针形,长达50厘米,宽约4厘米;叶鞘无毛或被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生纤毛。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上部及边缘有短毛。颖果倒卵形,成熟后露出颖外,亦褐色。有柄小穗雄性,其发育程度变化甚大。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

    【性味】《纲目》:"甘涩,温,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①《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

    ②《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附方】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一两,大枣十个。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碾高粱的第2遍糠,除净硬壳等杂质,置锅中加热翻炒,至呈黄褐色,有香味时取出放冷。每天3~4次,每次0.5~1钱口服。治疗104例,其中100例多在服药6次以内治愈,4例无效。

    【摘录】《*辞典》

    页首↑

    高粱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Gāo Liánɡ Gēn

    【别名】蜀黍根、瓜龙(《纲目》),高粱七(《贵州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

    【性味】《贵州草药》:"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平喘,利尿,止血。治咳嗽喘澜,胃气疼痛,血崩,产后出血。

    ①《纲目》:"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治难产。"

    ②《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安神定志。"

    【附方】

    ①治心气疼痛:高粱根煎汤温服。(《纲目》)

    ②治横生难产:高粱根,阴干,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纲目》)

    ③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陈高粱根七个,红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喘咳:高粱七五钱,蒸冰糖服。(《贵州草药》)

    ⑤治狂病(精神失常):高粱七一两,石菖蒲、水灯芯各五钱,苦竹叶五片。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高粱火焰苞

    《*辞典》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

    【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高粱"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皋芦
    ·下一篇:茖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虚劳兼劳碌过度桂枝加芍药汤太阳病大陷胸汤证引水散诃子皮散诃子饮牛黄铁粉丹青竹蛇桑寄生菊花信石杜鹃鹅脚板十全大补汤大羊角瓢龙舌草白花猪母菜夏季防癌多吃葡萄山橙小绿芨牛马藤太白小紫菀膈下逐瘀肠元宝草燕麦草血参纤花耳草转心莲四棱筋骨草石花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