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三九医药网 > 骨科 > 骨科疾病 > 颈椎病 >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时间:2009-08-06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3例,20岁以下1例,21~30岁7例,31~40岁20例,41~50岁26例,51~60岁19例,61~70岁14例,70岁以上6例,最大77岁,最小16岁,女49例,男44例。

  1.2 疗效观察

  患者治愈56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在临床上一个疗程为10d,其中一个疗程治愈13例,两个疗程治愈19例,三个疗程治愈15例,三个疗程以上治愈9例。

  2 推拿手法

  2.1 手法1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后,拇指或多指沿枕骨下缘自上而下抚摸或缓揉项韧带和颈部肌群至第7颈椎数遍。手掌或多指自肩井穴沿斜方肌和冈上肌揉至肩峰处数遍,本手法要求轻揉、舒适。

  2.2 手法2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后,拇指或多指拔揉颈部骶嵴肌,提肩甲肌、胸锁乳突肌、冈上肌、冈下肌,多指拿提肩甲肌、斜方肌数遍。

  2.3 手法3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后,双手掌分别放在颈椎横突尖部,即颈部骶嵴肌外缘处,用力向内挤压,当挤压到一定程度时,双手掌掌根缓缓向上推理。此手法自第6颈椎横突向上做至1、2颈椎横突,反复数遍。

  2.4 手法4

  点按风池、风府、缺盆、秉风、天宗、手三里、内关、少海、列缺等腧穴。

  2.5 手法5

  以患者第5颈椎棘突向左偏歪为例:患者坐于方凳,术者立其后,左臂肘部卡住患者下颌部,手掌俯于后枕部,右手拇指按住第5颈椎右侧横突部,左臂缓缓用力向上拔起患者头部,使其向左缓缓转动,当转到最大限度时,左臂向左猛然用力转动患者头部,与此同时,右手拇指用力推按第5颈椎横突,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咔嚓”声,手法即获成功。此手法属整复手法,又叫动法。

  3 典型病例

  韩某,女,36岁。2007-05-20,由家人搀扶到本院就诊,患者因在床上平躺坐起时,突感颈部疼痛不适,随即出现眩晕、恶心、浑身出汗,检查发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后,肌肉韧带痉挛,以及渗出物水肿挤压椎动脉所致。根据病情,运用手法1和手法4进行治疗。3d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可单独到医院就诊,经过一个疗程后痊愈。

  4 体会

  椎动脉的走行是由第6颈椎横突孔突入上行,沿经上6个颈椎横突孔,椎动脉自环椎横突孔突出后绕过环椎侧块后方,越过环椎后弓的椎动脉沟,转而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由此可见,颈部发生病变将很容易压迫椎动脉造成对大脑的供血障碍。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一般可将其分为急性、慢性两大部分。

  急性患者一般是由于扭闪或外力作用所致,颈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肌肉或韧带的痉挛以及渗出物水肿而挤压椎动脉或颈椎小关节半错缝,出现结构异常而牵拉椎动脉使椎动脉血流不畅,对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恶心、呕吐。此型患者往往发病较急,症状较剧烈,严重时患者不能独自行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在治疗时,手法应轻揉主要以手法1和手法4结合运用,目的是解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痉挛,促使颈部渗出物水肿的消散和吸收,故要严禁暴力手法,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如恶心较剧烈者可点缺盆、内关;眩晕较重者可点风池、天宗、手三里;如有小关节半错缝者,早期不宜用手法5进行整复,因此时患者疼痛较重,难以配合,手法不易成功,待症状缓解后再使用整复手法。

  慢性患者主要是由于坐姿不正或长期一个姿势工作致使颈部肌肉韧带功能减退,造成肌肉韧带粘连或结索以及椎间盘的变性突出或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紊乱,致使颈部椎间韧带扭曲,均可挤压椎动脉,引起头晕、恶心、头痛。部分患者还伴有心慌、胸闷以及上肢困胀等症状。本型患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根据病情运用手法2或手法3而进行治疗。手法2可松解肌肉韧带的粘连和结索,使其功能恢复。手法3可理顺颈部肌肉韧带的扭曲,使椎动脉受压现象得以改善,而对小关节紊乱或半错缝可用手法5进行整复,对部分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仍不见好转时可适当配合牵引,如牵引后,患者有不适感觉时将暂停牵引。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情的变化,而灵活运用手法,切不可一概而论。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中医知识